Linux各发行版本优缺点点评

Linux最早由Linus Benedict Torvalds在1991年开始编写。在这之前,Richard Stallman创建了Free Software Foundation(FSF)组织以及GNU项目,并不断的编写创建GNU程序(此类程序的许可方式均为GPL: General Public License)。在不断的有杰出的程序员和开发者加入到GNU组织中后,便造就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Linux,或称GNU/Linux。

  Linux的发行版本可以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商业公司维护的发行版本,一类是社区组织维护的发行版本,前者以著名的Redhat(RHEL)为代表,后者以Debian为代表。下面介绍一下各个发行版本的特点:

  Redhat,应该称为Redhat系列,包括RHEL(Redhat Enterprise Linux,也就是所谓的Redhat Advance Server,收费版本)、Fedora Core(由原来的Redhat桌面版本发展而来,免费版本)、CentOS(RHEL的社区克隆版本,免费)。Redhat应该说是在国内使用人群最多的Linux版本,甚至有人将Redhat等同于Linux,而有些老鸟更是只用这一个版本的Linux。所以这个版本的特点就是使用人群数量大,资料非常多,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很容易找到人来问,而且网上的一般Linux教程都是以Redhat为例来讲解的。Redhat系列的包管理方式采用的是基于RPM包的YUM包管理方式,包分发方式是编译好的二进制文件。稳定性方面RHEL和CentOS的稳定性非常好,适合于服务器使用,但是Fedora Core的稳定性较差,最好只用于桌面应用。

  Debian,或者称Debian系列,包括Debian和Ubuntu等。Debian是社区类Linux的典范,是迄今为止最遵循GNU规范的Linux系统。Debian最早由Ian Murdock于1993年创建,分为三个版本分支(branch): stable, testing和unstable。其中,unstable为最新的测试版本,其中包括最新的软件包,但是也有相对较多的bug,适合桌面用户。testing的版本都经过unstable中的测试,相对较为稳定,也支持了不少新技术(比如SMP等)。而stable一般只用于服务器,上面的软件包大部分都比较过时,但是稳定和安全性都非常的高。Debian最具特色的是apt-get /dpkg包管理方式,其实Redhat的YUM也是在模仿Debian的APT方式,但在二进制文件发行方式中,APT应该是最好的了。Debian的资料也很丰富,有很多支持的社区,有问题求教也有地方可去:)

  Ubuntu严格来说不能算一个独立的发行版本,Ubuntu是基于Debian的unstable版本加强而来,可以这么说,Ubuntu就是一个拥有Debian所有的优点,以及自己所加强的优点的近乎完美的Linux桌面系统。根据选择的桌面系统不同,有三个版本可供选择,基于Gnome的Ubuntu,基于KDE的Kubuntu以及基于Xfc的Xubuntu。特点是界面非常友好,容易上手,对硬件的支持非常全面,是最适合做桌面系统的Linux发行版本。

  Gentoo,伟大的Gentoo是Linux世界最年轻的发行版本,正因为年轻,所以能吸取在她之前的所有发行版本的优点,这也是Gentoo被称为最完美的Linux发行版本的原因之一。Gentoo最初由Daniel Robbins(FreeBSD的开发者之一)创建,首个稳定版本发布于2002年。由于开发者对FreeBSD的熟识,所以Gentoo拥有媲美FreeBSD的广受美誉的ports系统——Portage包管理系统。不同于APT和YUM等二进制文件分发的包管理系统,Portage是基于源代码分发的,必须编译后才能运行,对于大型软件而言比较慢,不过正因为所有软件都是在本地机器编译的,在经过各种定制的编译参数优化后,能将机器的硬件性能发挥到极致。Gentoo是所有Linux发行版本里安装最复杂的,但是又是安装完成后最便于管理的版本,也是在相同硬件环境下运行最快的版本。

  最后,介绍一下FreeBSD,需要强调的是:FreeBSD并不是一个Linux系统!但FreeBSD与Linux的用户群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合的,二者支持的硬件环境也比较一致,所采用的软件也比较类似,所以可以将FreeBSD视为一个Linux版本来比较。FreeBSD拥有两个分支:stable和current。顾名思义,stable是稳定版,而current则是添加了新技术的测试版。FreeBSD采用Ports包管理系统,与Gentoo类似,基于源代码分发,必须在本地机器编后后才能运行,但是Ports系统没有Portage系统使用简便,使用起来稍微复杂一些。FreeBSD的最大特点就是稳定和高效,是作为服务器操作系统的最佳选择,但对新硬件的支持没有Linux完备,所以并不适合作为桌面系统。

下面给为选择一个Linux发行版本犯愁的朋友一些建议:

  如果你只是需要一个桌面系统,而且既不想使用盗版,又不想花大量的钱购买商业软件,那么你就需要一款适合桌面使用的Linux发行版本了,如果你不想自己定制任何东西,不想在系统上浪费太多时间,那么很简单,你就根据自己的爱好在ubuntu、kubuntu以及xubuntu中选一款吧,三者的区别仅仅是桌面程序的不一样。

  如果你需要一个桌面系统,而且还想非常灵活的定制自己的Linux系统,想让自己的机器跑得更欢,不介意在Linux系统安装方面浪费一点时间,那么你的唯一选择就是Gentoo,尽情享受Gentoo带来的自由快感吧!

  如果你需要的是一个服务器系统,而且你已经非常厌烦各种Linux的配置,只是想要一个比较稳定的服务器系统而已,那么你最好的选择就是CentOS了,安装完成后,经过简单的配置就能提供非常稳定的服务了。

  如果你需要的是一个坚如磐石的非常稳定的服务器系统,那么你的唯一选择就是FreeBSD。

  如果你需要一个稳定的服务器系统,而且想深入摸索一下Linux的各个方面的知识,想自己定制许多内容,那么我推荐你使用Gentoo。

实用的Linux/Unix快捷键大汇总

实用的Linux/Unix快捷键大汇总,近期在工作中发现,许多同事,尤其是我们的开发者,基本不会用Linux/unix下的快捷方式,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所以特撰写此文,每个用法后我会详细注释。

下述所有命令在Linux/unix的shell下有效,这里以bash为主。如有出入,以你自己的服务器为准。本文所指的Linux主要指RHEL/CentOS,unix指的是FreeBSD,这也是服务器中用得最多的版本。

Ctrl + a 切换到命令行开始

这个操作跟Home实现的结果一样的,但Home在某些unix环境下无法使用,便可以使用这个组合;在Linux下的vim,这个也是有效的;另外,在windows的许多文件编辑器里,这个也是有效的。 Continue reading 实用的Linux/Unix快捷键大汇总

苹果的另一面:开源软件重镇

刚才一个苹果网站的链接在很短时间内成为Hacker News的头条。这个普通的网址却揭开了以封闭著称的苹果公司不太为人所知的另一面:开源社区的积极一员。

正如这个网页上苹果自己所说的,它是第一个将开源软件作为关键战略的主要计算机公司。了解苹果历史的人肯定知道此言不虚。苹果最重要的软件产品——Mac OS X的内核XNU再加上一些驱动等核心组件合称为Darwin,就是一个开源项目。这个开源项目有个可爱的吉祥物Hexley(达尔文的斗犬赫胥黎是也,不过为什么是鸭子的形状,是因为混合吗?),熟悉FreeBSD的人应该发出会心一笑吧:

这是一个堪称完美的混合内核,著名学院派操作系统Mach的微内核提供了足够的灵活性,也支持着系统的任务、线程、进程、消息传递(IPC)、RPC、SMP调度支持、保护式内存、虚拟内存管理等主要底层功能;而Unix正宗FreeBSD则满足了足够的性能要求,并提供了POSIX API、文件系统、网络栈、安全、抢占式多任务、用户与组管理、权限管理等特性;此外还有Apple独有的面向对象设备驱动框架I/O Kit。这个内核的模块性如此之好,以至于苹果的架构师们能够比较自由地为Mac电脑以及iOS设备选择底层硬件,从PowerPC到Intel,再到ARM……

Darwin架构图

作为目前普通用户最多的类Unix操作系统,Mac OS X中还内置了Unix中常见的各种开源软件,包括Ruby、Python、Perl等语言开发环境以及各种工具。也难怪现在越来越多程序员将Mac OS作为开发机,并渐渐“沦为果粉”……

苹果的另一个著名开源项目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但未必知道出自苹果。这就是浏览器引擎WebKit。WebKit(开源项目网址)是1998年苹果工程师开发的一个(KDE开源项目旗下)KHTML与KJS派生版本,开始的时候代码会提交到KDE项目中,但后来双方产生了矛盾而分裂。2005年6月,苹果宣布WebKit开源,成为一个独立的项目。

除了Safari之外,排名第三的开源浏览器Chrome也是基于WebKit的,甚至Adobe的AIR和Creative Suite CS 5也使用它来渲染HTML。当然,使WebKit日益重要的是手机,目前大多数智能手机浏览器包括Android、iPhone、黑莓、Symbian都基于WebKit,据估计目前用户已经超过4亿。今天的WebKit项目开发团队中,除了苹果的工程师外,Google也是生力军,此外还有不少RIM公司的人,他们应该是来自被黑莓收购的Torch浏览器开发团队。

苹果还有几个在更专业的领域里非常重要的开源项目,比如编译器框架LLVM,异构编程框架OpenCL,服务发现协议实现Bonjour等。其中,LLVM现在已经成为语言创新的温床,看看都有哪些项目因此而如虎添翼吧。

了解了苹果在开源方面的贡献,你对它的印象是否已经有所改观?其实也不稀奇,苹果是一家工程师文化深厚的公司,开源本来就是应该是工程师文化的一部分。

FreeBSD ports 软件使用说明

下载整个ports目录,#portsnap fetch extract

更新整个ports目录,#portsnap fetch update

1.怎样找到我想安装的包路径:
# cd /usr/ports
# make search name=mysql (查找名为mysql的安装包)
2.仅仅下载源码包,而不安装:
# cd /usr/ports/directory (进入你想安装软件的目录下)
# make fetch
3.预先知道需要那些包,才能安装这个软件:
# cd /usr/ports/directory (进入你想安装软件的目录下)
# make all-depends-list

4.把软件装到指定的目录:
# cd /usr/ports/directory
# make PREFIX=/usr install
5.仅仅下载包,解包,而不安装:
# cd /usr/ports/directory
# make extract
6.用PORTS制作一个定制二进制包:
# cd /usr/ports/somewhere/frobble
# make extract
# cd work/frobble-2.8
[Apply your patches]
# cd ../..
# make package
7.强制安装:
# make install FORCE_PKG_REGISTER=yes clean
8.初始化一个port
# cd /usr/ports/directory
# make rmconfig
# make config

新手必杀技ports命令
cd /usr/ports
make deinstall #要是你没装cvsup,那就去装cd /usr/ports/net/cvsup-without-gui/ && make install
cd /usr/ports/sysutils/portupgrade
make install
#安装这个软件是新手省事而又带来新麻烦的好东西,尽管会带来一些新麻烦,但是还是推荐毕竟麻烦数量少了很多

9.显示已经安装的软件包

#pkg_info

10.如何删除一个软件包

#pkg-delete -r 软件包详细名

11、删除已安装软件及其他的依赖包

#make deinstall-depends

#make clean

12.重新安装已安装ports软件包
#make reinstall

13.想查看安装的软件是不是最新的

#pkg_version -v

FreeBSD下配置ADSL共享上网

利用FreeBSD用户级的PPP做FreeBSD下的ADSL共享上网,可以使用较低的设备配置,实现局域网的稳定的网络链路共享。同时还可以增加Squid做上网的代理,进一步增加局域网上网的速度。

FreeBSD可以对PPP提供两种不同方式的支持,一种是内核级PPP,它将PPP协议代码编译进内核,并运行一个PPP守护进程pppd,提供对PPP的支持,这是比较传统的方法,但配置比较困难。另一种为用户级PPP,使用一个应用程序PPP,通过通用tunnel设备传递PPP数据,配置较为容易。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用户级的PPP来建立拨号方式的Internet连接。

准备

安装基本的FreeBSD环境。然后确认在/etc/ppp目录中是否存在ppp.conf 或者ppp.conf.sample文件。

安装设置

要让整个局域网上的用户都可以访问 Internet ,您的机器必须有两张网卡,一张连接ADSL设备,一张连接局域网的HUB或者交换机。此外,重新编译一次内核是必须的,因为我们需要在内核中加入对IP转发的支持,客户机将IP数据包发到FreeBSD,然后FreeBSD作为网关,将这些数据包转发到指定的地址,这就是整个局域网上网的基本原理。

实例

视ADSL Modem只是一个拨号器,它不带任何附加功能(如路由)。使用FreeBSD自带的ppp来达到PPPoE拨号功能,实现最基本的目的:供内部网络中所有客户机通过FreeBSD网关用nat方式(透明网关)连接到Internet,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是内部网络的客户机不需特殊配置就能连接到外部网络。

一、服务器IP设定:

第一块网卡
IP:192.168.1.1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NONE

第二块网卡
IP:192.168.2.1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NONE

二、设置一个使用PPPoE的ppp呼出

将/etc/ppp/ppp.conf进行备份,以下是修改后的ppp.conf内容(除标签名为,以下每行前面都必须空一格):

default:
set device PPPoE:eth0 #eth01为连接ADSL Modem的网卡名称,应替换成你使用的设备名
enable dns #自动获取DNS
adsl: #标签名,可任意命名
set mru 1492
set mtu 1492
set authname myadslusername #ADSL用户名
set authkey myadslpassword #ADSL密码
set dial
set login
add default HISADDR

以上只有三处需要进行修改,即连接ADSL Modem的网卡名称、上网用户名上密码。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网卡名称,可以通过ifconfig -a命令得到。

三、设置启动时自动连接

将下面这些行加到/etc/rc.conf文件中:

getway_enable=”YES”

ppp_enable=”YES”
ppp_mode=”ddial” #断线重拨
ppp_profile=”adsl” #这里的adsl对应的是/etc/ppp/ppp.conf中的标签名
ppp_nat=”YES”

如果你想手动连接,则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实现:

ppp -nat -ddial adsl

这样,FreeBSD网关服务器端已经设置完成,设置客户端的网关为192.168.1.1即可上网,如果需要自动分配IP地址,可另行安装dhcpd,如果需要进行网络的加速,可另行安装squid。

Minicom的配置和使用

Minicom是一款类unix操作系统下串口通讯工具,功能和超级终端,或者说putty的COM通信类似,我们可以用它来配置通信modem,思科产品,以及其它需要串口通信配置的硬件,以下以FreeBSD为例,首先我们看下系统里面有没有串口信息,如果有以下的信息呢就代表串口硬件是存在的,正常~下图中的机器是有两个串口,一个uart0,一个uart2。

接下来我们安装minicom软件,这种常用软件直接用ports安装就可以了,make install,第一次运行我们需要初始化配置文件,使用参数启动:minicom -s

可以看到,最重要的配置自然是设备和端口了~我们稍加配置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FreeBSD中,虽然内核中的设备名称是uart0和uart2,但实际的设备名称分为呼出和呼入设备,呼出设备为cuau,呼入设备就是我们熟悉的tty了,在以Linux为内核的操作系统中,设备就不是这样命名的鸟……例如上面我们说到的uart0和uart2,对应的call out device分别是cuau0和cuau2,所以我们设置如图:(通信速率显然也需要设置一下)

由于Minicom本意是设计为modem通信使用的,所以在modem & dialing设置项中有很多的初始化设置,如果不需要的话,可以把它们删掉~最后当然是Save setup as default,以后就不用每次更改设置了,设置完成之后exit,就进入了通信界面,我们可以sh ver一下。

FreeBSD & Broadcom Netlink Ethernet Driver

近日在戴尔的机器Optiplex380上装Freebsd的时候发现,又是Broadcom的网卡,每次都是Y出问题,官方根本就不带驱动的~搜索了一下,在论坛上居然有解决方案:

https://forums.freebsd.org/showthread.php?t=6081

但支持的芯片组是BCM5761,BCM5784,BCM5785,并没有Optiplex380上的BCM57780,因为57780和5784,5785是一个系列的,根据我英明的估计和大胆的猜测,把patch文件打开看了一下:

http://nccs.christian.net/bge_bcm5784_patch.htm

里面果然有关于57780的字段,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用优盘把两个patch文件拷到电脑上,

Mount -t msdosfs /dev/da0s1

打patch,重新编译内核,reboot,OK~

cd /usr/src/sys/dev/bge
patch < /root/patchbge.patch
cd /usr/src/sys/dev/mii
patch < /root/patchmii.Patch
cd /usr/src/sys/i386/conf/
config kernel

 

Setting Up a Network Printer under FreeBSD

1.安装cups
cd /usr/ports/print/cups && make install clean

2.为相关文件和设备赋权
chown -R cups:cups /usr/local/libexec/cups
chown -R cups:cups /dev/ulpt0
chown -R cups:cups /dev/unlpt0

3.修改cupsd配置文件
cupsd.conf:修改可调用打印机的网络范围,可修改为192.168.1.0/24

<Location />
# Allow shared printing…
Order allow,deny
Allow 192.168.1.0/24
</Location>

mime.types,mime.convs:去掉application/octet-stream前面的注释,以便接受远程打印文件。

4.下载打印机相应的驱动ppd安装到程序。

5,为客户端添加打印机,使用控制面板添加网络打印机,将URI直接填入,例如:http://192.168.1.1/printers/1600

一台网络打印服务器硬件,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真是暴利~

Change CLI display resolution under freebsd

Kernel:
options VESA
options SC_PIXEL_MODE

List mode:(local)

#vidcontrol -i mode

Choose font:

#vidcontrol -f 8×16 /usr/share/syscons/fonts/ +tab
cp1251-8×8.fnt haik8-8×16.fnt iso08-8×8.fnt
cp437-8×14.fnt haik8-8×8.fnt iso09-8×16.fnt……

#vidcontrol -f 8×16 /usr/share/syscons/fonts/cp866-8×16.fnt
#vidcontrol MODE_277

Add to /etc/rc.conf

allscreens_flags=”MODE_277″